
香港疲软的商业地产市场正将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挤出市场,因为各公司利用经济低迷的机会来获得更好的传统办公空间租赁交易。
继去年 11 月在香港开设第二家办公地点后,高级灵活办公办公室运营商 The Great Room 于本月关闭了其位于长和长江中心的旗舰店。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这一决定并非轻率做出,而是必要的,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重新部署我们的资源。” “我们仍然致力于香港,并期待继续扩大我们在这里的办事处网络。”
据消息人士透露,澳大利亚世服宏图上个月停止了在香港的业务,该公司在甲级高级办公楼国际金融中心和北京一号楼拥有两个灵活的工作空间。
灵活工作空间运营商在疫情期间利用工作习惯的变化和较短租赁期限的需求,在香港扩张。但自从疫情消退以来,这座城市臭名昭著的小公寓和高效的公共交通鼓励工人们回到办公室。
灵活办公运营商德事商务中心表示,虽然正在全球扩张,但今年没有计划在香港增加办公空间。其在全市11个办公空间的整体入住率徘徊在82%左右。
随着员工全职回归,关心留住员工的公司正在寻找设计精致、提供技术和健康设施的空间。
房地产机构仲量联行表示,在当前市场上,企业更有可能转向传统的办公室安排来满足其需求。
仲量联行办公室租赁咨询执行董事 Paul Yien 表示:“租户更愿意做出房地产决定,因为写字楼租金比 2019 年市场峰值低 30% 左右,而且房东的租赁条款更加灵活。”
不过,尽管市场情绪有所改善,甲级写字楼的租赁询价激增,但随着新项目的竣工,空置写字楼的比例预计将进一步增加。
位于中环的大亨李兆基的恒基地产和李嘉诚的长江中心二期将为今年新增供应总量贡献260万平方英尺(24万平方米)。
根据世邦魏理仕的数据,2023 年第二季度的负吸纳量(即新增空间多于出租空间)将全市总空置面积推至 1,350 万平方英尺的历史新高。今年前六个月的租赁量是2022年总量的一半。
世邦魏理仕香港办事处咨询和交易服务主管 Ada Fung 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写字楼租赁势头较 2022 年上半年略有放缓。”
目前的疲软是在商业地产市场多年来遭遇逆风之后出现的。随着跨国公司在疫情期间撤退,以及北京方面的安全打击引发居民大量外流,香港优质办公空间的空置率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西方金融公司已经减少了其足迹,而中国大陆企业并没有像预期那样迅速进入香港。
预计这种痛苦今年还将持续。商业房地产机构高纬环球 (Cushman & Wakefield) 预计,2023 年 12 个月内,写字楼租金价格将下降 5% 至 7%。
高纬环球在其最新季度报告中表示:“尽管跨境活动恢复正常,但面对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前景,企业仍保持谨慎态度。”
香港政府一直在努力吸引人才回到金融中心。今年到目前为止,该市已收到超过 10 万份人才计划申请,预计批准率约为 60%。
以上信息内容由tmgm官网搜集整理,不对新闻内容负法律责任,并不作为投资依据和建议,请tmgm官网受众谨慎决策,避免损失。TMGM官网感谢您的观看!